我是从大二开始使用linux的,最早的其实是基本没用的redhat啦,redhat9,使用时间大概不超过半小时,因为实在太老了……后来就发现了fedora,开始了漫长的fedora之旅。说实话,是从fedora 7开始用的,也没做其他的尝试,就是觉得good,ok就用了。然后出了fedora 8之后重装升级,9和10都是在线升级,感觉还不错。我打算换发行版是从fedora 10开始的,因为,启动速度太慢了!从开机到登陆界面比我的XP还要慢,虽然从登录界面到桌面还是fedora更快一点点,但是,但是,如果没有卡巴斯基这个玩意,还是XP更快啊啊啊……
这时,我在鬼使神差下,选择了Archlinux(那时我还怀着小白们对Ubuntu的偏见),然后一用就用到了现在。其间还用debian给我们家的台式机装过一次系统。
老实说,我认为一个桌面发行版最重要的就是包管理系统,我现在对fedora非常不满,主要原因就是yum太太太太慢了!update一次不知道要折腾多少时间,还仅仅是更新数据库,还没安装包。对此,我对于deb系的包管理就比较满意。速度那叫一个快,和我用rpm时的痛苦,没什么说的了。
我对于Debian的不满主要是更新太慢,有人也许会建议我用sid,可这实在是对我说,喂喂,火炕在此,往里跳吧。当年为了用上xfce4,我还只能在网上找了个第三方源,心里实在是不舒服……
我对于ubuntu的包一直有一些问题,他们包的命名实在是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,由于我没有自己用过ubuntu,只是给别人装的时候一般都喜欢装Ubuntu,毕竟Archlinux要装出图形界面,还是比较费功夫的。Archlinux的AUR和Ubuntu的ppa,看起来是有些类似的东西。由于我在教育网,ppa总是很无力,这点特别体现在我安装ATI显卡驱动上。
说到ATI的显卡驱动,我不得不牢骚两句,且不说ATI的linux驱动跟不上XServer更新啊,跟不上内核,ATI显卡驱动最大的问题就是窗口在开启Composite的情况下Resize的时候异常卡,非得要给XServer一个补丁不可。Ubuntu的Compiz默认Resize的时候不显示窗口内容,倒是个迂回方法,但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打补丁。这里就体现出了Archlinux和Ubuntu包管理系统的区别了。
由于Linux本身安装软件的复杂(各个文件),没有包管理几乎不能卸载,且不说你必须留个源码包make uninstall,而且碰上某些无良的软件甚至不提供make uninstall,就无语了。因此就算是要自己装个程序,也最好用包管理器管理起来。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我也是亲手写过RPM的SPEC文件,deb的包实在是不能忍了,难以打包的过分了。在某些源码下面特别会有一个debian的目录。F**K,为了打个包我还要写一个目录的配置?!因此在debian下面我只用过checkinstall打过包,但是心里还是不踏实,因此checkinstall总是可能出现这个那个的问题(虽然我还没有遇见过,毕竟我只打过一个gtk engine的包嘛)。
为了给Xserver打上这样一个补丁,我只能搜索一下看看究竟哪个ppa提供这个包,好在有人提供,ok,我顺利的安装了数个ok的ATI显卡驱动linux。
Archlinux怎么样呢,PKGBUILD实在是简单易懂,虽然AUR上也有一个提供了这个补丁的包,但是,ok我自己动手也是非常easy的,乃至于如果源没有提供最新版,自己手写一个也很容易。
我对Archlinux包管理不满的只有一点,难道你就不能在readline升级的时候写清楚依赖吗?!由于教育网网速的问题,有时我喜欢一个个的升级包,但是这就出了问题,更新之后,what?readline.so.4找不到,bash光荣牺牲,无法执行任何新程序,pacman都用不了……重启就更别想了,系统都会进不了。这种升级一般导致系统挂掉我倒是头一次见啊,其实解决也方便,只要在依赖的时候写清楚版本即可……好吧,这只是一个对于Archlinux打包人员的牢骚,不可否认,PKGBUILD带来了巨大的便利。
用了Archlinux之后,想要用其他的发行版,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软件包跟进速度,KDE 4.3出来了,Ubuntu这个发行版非要脑残的等到下一个Release才更新,What a f**k?! 我现在已经难以理解那些不好好更新的发行版了,慢一点可以,直接对我们说“hey buddy,we can’t do this”,就叫人难以忍受了。某些人说,hey,go to ppa,这又叫我心头大大不爽。ppa是个好东西,源内版本都很新,no problem,可是这叫我apt源的长度情何以堪啊?!为了一个程序,加一个源?!脑残了啊,10个程序10个源,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把他们都组织起来呢?所以才会出现Ubuntu tweaks这种TX大大写出的程序吧,为了管理ppa源。这里我要高喊,AUR万岁!
这里顺便牢骚两句我没用过的发行版:
Gentoo,一切源码编译,为了装一个系统还要我编译个几天?!为什么我不能马上开始工作啊,这是我绝对不选择gentoo的原因。
openSUSE,Mandriva,我对一切RPM管理的包都望而却步,不过据说还不错,openSUSE据说把firefox和KDE的集成做的很好,我很想把补丁抓下来搞上AUR。
现在,我对于喜欢折腾的Linux用户,推荐Archlinux,对于新手,推荐Ubuntu,我在给别人安装时也是这么做的。Archlinux我能做到15秒开机,这个数字是Windows难以企及的吧,我不和其他发行版比较,主要是没用过……也许也挺快呢?
Archlinux的快主要体现在对i686编译优化上,Fedora很多写的体系结构都是i386,god,哪年的了……为了兼容性,不必如此吧……
P.S.
我还打算对Linux的输入法,浏览器唠叨唠叨,敬请关注:)